close

2018.9.5 ETtoday東森新聞雲刊登李永然律師專文「假釋准駁是看改過向善還是社會觀感?」

  近日在一週內先後有兩則報導,涉及兩位在服刑中的受刑人,其刑期的執行率已超過六成,又是屬於「初犯」,累進處遇分數也已達到標準,提出假釋申請後,初審均已獲得通過,但在法務部矯正署複審時,卻都遭到以「社會觀感不佳,有再行考核的必要」為由,而駁回這兩位受刑人的假釋申請。

  按我國《監獄行刑法》第81條第1項規定:「對於受刑人累進處遇至二級以上,悛悔向上,而與應許假釋情形相符合者,經假釋審查委員會決議,報請法務部核准後,假釋出獄。」既然假釋的申請及核准的程序及條件,法律已有明定,未料法務部矯正署在審核假釋時,竟以「社會觀感不佳」為由而駁回申請,令筆者大感不解。

  我國假釋條件是規定在《刑法》第77條:「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25年,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累犯逾三分之二,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按照法律規定的假釋要件來看,在於受刑人是不是已經符合假釋的門檻,同時受刑人是不是已經有「悛悔實據」。假設受刑人已有悛悔實據的話,即應當准予假釋,因為《刑法》規定假釋的目的是在鼓勵受刑人,使他們能夠改過向善,但現在法務部卻是加上一個法律所沒有的條件,以「社會觀感不佳」做為理由。

  然「社會觀感不佳」的標準究竟何在?顯然欠缺一個客觀的標準,動輒用法律所沒有規定的理由來駁回假釋申請,必然造成受刑人難以接受。無怪乎筆者長期接到受刑人的來信,常質疑假釋申請欠缺客觀標準。如果沒有按客觀的標準做為假釋准駁依據時,受刑人會有高度的不確定感,這對於台灣不斷強調「以人權治國,是一個民主法治社會」,無疑是一大諷刺。

  法務部應以符合法律所規定的要件做為假釋准駁的依據,改進假釋的審核作業。再者,法務部目前也正在進行《監獄行刑法》的修正,此法攸關受刑人的權益甚鉅,希望能完善修法,使我國的獄政改革能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時對受刑人更具教化作用。

李永然/假釋准駁是看改過向善還是社會觀感?(觀看文章,請點擊入內)

....................................................................................................................................................................

監獄真相大揭露——矯正制度的現況與展望
作者:李永然、黃隆豐、李雯馨等著
出版日期:2018/05 初版
書號:3B11
定價:300元

  一道高牆,築成兩個世界,牆內的人都是不討喜的、因違法而被收容的人。監獄,是矯正機關,執行法院判決確定的自由刑──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的單位。而時不時躍上媒體的監獄意外事件,令監獄在管理受刑人時的尺度拿捏上格外小心;也因這些事件,令監所內的人權問題浮上檯面。本書作者實際觀察我國監獄矯正執行現況,再就目前的各項矯正法規,逐一檢視,配合實際監獄矯正執行操作現況,以實務執行現有法制的障礙、矛盾、不當等層面,依據各項矯正法學理論,以及與世界矯正規制比較,提出我國矯正執行法制的研討及建議報告,編寫成書,以供立法者及實際執行公務人員參考,共同為我國矯正執行體制,做出符合監獄人權及有效率地改造收容人思想的法制規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永然文化 的頭像
    永然文化

    永然文化

    永然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