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ETtoday東森新聞雲刊登湯文章法官專文「《監獄真相大揭露》:受刑人是囚民非棄民」
自17世紀約翰霍華(John Howard)在「監獄學」中提出「劣等原則」,主張「監獄的生活水準必須被設定為比最低階勞工更低,以免吸引眾人都來犯罪」的思想以來,監獄人權一直都很低落。這種思維持續影響至今,致使台灣社會長期以來都認為,違法亂紀的人都應該圈禁起來嚴加管教,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
受刑人從入監開始,沒了名字只剩代號,脫光衣服全身檢查、整天生活起居都被監視,完全沒有隱私,實行軍事化管理,禁止接見通訊,假釋與否操控在監所管理員手上,只能對管理員畢恭畢敬,不敢稍微得罪,在監獄內根本沒有人權。因此不當管教的情事經常發生。從早期的泰源、岩灣監獄暴動事件,到近期大寮監獄奪槍挾持事件,都是由於不當管教行為所引起。
但是,受刑人犯罪服刑只是穿著「囚服」的國民,並非憲法基本權保障的「棄民」。在監獄服刑並非就沒有人權,監獄行刑除了公正應報及一般預防目的外,主要在於矯正教化受刑人,培養其「再社會化」能力。監獄人員執行職務時,仍應維護受刑人於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監獄為管理教化受刑人固然在某種程度範圍內,可以限制受刑人之人權,但此限制並不是漫無邊際,而是要通過憲法比例原則的檢驗,才能具備正當性。台灣監獄素來以管理作為最高指導方針的思維,確實有必要加以修正。
數十年來,台灣的人權思維已大幅躍進,早期因受到特別權利關係理論的影響,受刑人不服監獄不當或違法的處分,不能提起行政爭訟救濟。經過大法官十幾年來的努力,釋字第653、720號解釋給予受羈押被告及時有效的司法救濟制度;釋字第677號解釋宣告受刑人服刑期滿,延至刑期終了之次日午前始行釋放規定違憲;釋字第681、691號解釋對於撤銷假釋及不予假釋決定,得向法院請求救濟;釋字第755、756號允許受刑人通信自由等等,都是基於法治國原則揚棄舊有思維,認為憲法保障人民訴訟權,不得因身分之不同而予以剝奪。
然而,大法官解釋雖然一再敦促改善監所人權,但監所人權進步仍然有限。由於立法怠惰,仍有多項法令尚未完成修法,行政機關更是被動,並未積極檢視現行法令與管理措施,有無違背人權。尤其全天監視喪失隱私,讓受刑人身處楚門的世界當中;入監交出所有攜帶物品,讓受刑人身無一物,仰賴家人接濟,失去人性尊嚴。另外,如未受褫奪公權的受刑人,仍然無法行使投票權;監獄人犯數目超收,生活環境惡劣;監獄內醫療簡陋,生病無法得到妥善照顧;假釋條件操縱在少數人手上等等,行政機關似乎有意或無意延宕,致使監獄人權距離先進國家的標準仍差一大截。因此,英國政府以台灣監獄環境惡劣而拒絕引渡酒駕撞死送報生的英商林克穎,我們應該覺得慚愧而不是悲憤!
許多人認為犯罪的人都是人渣,台灣社會治安敗壞都是這些人渣造成的,所以應該嚴加處罰,對於監所人權很少有人關注。永然文化出版的《監獄真相大揭露─矯正制度的現況與展望》一書,是目前少數探討我國監獄矯正執行現況的專書,該書逐項檢視矯正實務及現有法制矛盾不當之處,據以提出我國矯正執行法制的研討及建議報告,內容涵蓋現行監獄所面臨的人權問題,我們期待該書能引起共鳴,讓更多人願意關注監獄人權,改善監獄環境,不要讓林克穎事件重演!
....................................................................................................................................................................
監獄真相大揭露——矯正制度的現況與展望
作者:李永然、黃隆豐、李雯馨等著
出版日期:2018/05 初版
書號:3B11
定價:300元
一道高牆,築成兩個世界,牆內的人都是不討喜的、因違法而被收容的人。監獄,是矯正機關,執行法院判決確定的自由刑──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的單位。而時不時躍上媒體的監獄意外事件,令監獄在管理受刑人時的尺度拿捏上格外小心;也因這些事件,令監所內的人權問題浮上檯面。本書作者實際觀察我國監獄矯正執行現況,再就目前的各項矯正法規,逐一檢視,配合實際監獄矯正執行操作現況,以實務執行現有法制的障礙、矛盾、不當等層面,依據各項矯正法學理論,以及與世界矯正規制比較,提出我國矯正執行法制的研討及建議報告,編寫成書,以供立法者及實際執行公務人員參考,共同為我國矯正執行體制,做出符合監獄人權及有效率地改造收容人思想的法制規範。
留言列表